致命车祸背后的三轮乱象 三乡就超5000辆
在与轿车猛烈相撞后,三轮车翻了。坐在后排的阿英(化名)飞出、落地、头部满是血迹。这是9月29日清晨7点多发生在三乡文昌路上的一起普通车祸,最后却因阿英的短暂“死而复生”而一度引发全国关注。在为阿英最终死去惋惜的同时,很多人都关注到了那辆闯红灯的三轮车——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,这种三轮车无法上牌、上路,更不能营运载客。但一个官方和民间都认同的数字是,在三乡至今仍有超过5 0 0 0辆三轮车在从事非法营运。而在中山坦洲、小榄、古镇等镇区,这样的三轮车同样不在少数。大量从事非法营运的三轮车,带来了交通拥堵、事故多发、肇事逃逸等诸多问题,也引发了诸多投诉。尽管包括三乡在内多个镇街采取了打击、疏导、综合管理等多种措施,但在多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看来,在现实背景下,要想彻底解决三轮车问题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现状
仅今年前9月相关事故82宗伤66人
昨日,南都记者在三乡巡城发现,三轮车在主要路口、车站、商场、市场、工业区、小区等人流密集地方随处可见。它们或聚在一起排队等客,或在街头飞驰。
三乡“打非”相关部门几年前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,在2008年6月份的一次调查中,相关部门统计三乡境内共有近万辆三轮车,近几年虽经严厉打击,但数量依然庞大。有多名不愿具名的交警介绍,目前在三乡仍有超过5000台从事非法营运的三轮车。而在三轮车司机杨先生看来,这一数字甚至高于7000。南都记者了解到,三轮车在三乡等地大量出现的时间在20 0 5年前后,最初是三轮摩托车,后来随着油价上升、技术成熟等原因,电动三轮车逐渐取代三轮摩托车,占据了主要市场。
前述调研报告称,在三乡从事三轮车非法营运的多是无业人员,个别保安员、工人下班后会兼职,而这些人员主要来自安徽、河南两省,多数没有经过驾驶培训,更不用说有驾驶证;另外,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无照经营,绝大多数三轮车都没有购买保险。
大量从事非法营运的三轮车,给三乡等地带来了交通拥堵、事故多发、肇事逃逸等诸多问题,也引发了诸多投诉。在网络上,至今仍有大量关于三乡三轮车的投诉。南都记者梳理发现,投诉主要集中在堵塞交通、超载、不按交通规则行驶、乱收费、肇事逃逸等。
事实上,三轮车引发的事故的确不少。数据表明,从2010年1月1日起至2012年5月,三乡涉及三轮车的交通事故57宗,造成2人死亡,32人受伤,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。去年事故数为94宗,伤112人。今年至9月底,已发生事故82宗,伤66人,死亡1人。
有民警介绍说,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跟非法电动三轮车有关的交通事故,但这些非法电动车都没有登记,也没有购买任何保险,再加上外形几乎一样且没有牌照,一旦发生事故,很难追究责任,“三轮车司机人数众多,且龙蛇混杂,也容易带来治安问题。”2008年,三乡塘敢吸塑厂路段就发生乘客死亡,但三轮车车主逃走的事故。2011年12月12日,有一名女子在三乡一条巷子里被摔出三轮车后重伤死亡,司机逃逸,案件至今未破。
困局
公共小巴、公共自行车均难动其分毫
面对三轮车带来的各种问题,三乡在多年以前就开始对其进行打击。2008年底,三乡镇政府就在综治办设立了集中整治机动三轮车办公室;2010年4月,专门召开了“打非”誓师动员大会;2012年,又专门成立了“打非”专业队。
其中,2010年4月开始进行的针对非法营运行为的专项治理行动,声势浩大。为此,当地组成了由公安、交警、交通、流管办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,目标是“一个月内非法营运明显减少,三个月基本绝迹,五个月不反弹”。但这次大规模行动最终的结果却不容乐观,大量三轮车最终又重回街头。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,实际上,三乡对三轮车的打击整治一直没有停下。数据表明,2014年三乡共出动警力12130人次,暂扣了2488辆无牌无证的三轮车。2015年1月至9月28日,当地共出动警力7980人次,扣三轮车数为613。
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,在持续多次的打击整治之下,三乡的三轮车仍“顽强”地生存着。多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均坦言,目前三轮车已处于屡打不绝的困境之中。
除了打击整治外,三乡还从2009年开始,陆续投放了100辆公共小巴,试图抢占被三轮车夺走的市场。但最终这些公共小巴因经营惨淡且屡被投诉,只能黯然离场。
“相对于公交车,三轮车的特点就是方便、灵活而且价格相对低廉。”当时,三乡交通部门负责人曾介绍说,“公共小巴”在规定的全镇范围内,采取不定点、不定线路的营运方式,针对的就是三轮车的这种特点,“这些优势,公共小巴也具备。”但随着时间推移,“小巴”在营运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。由于采取私人承包制,“小巴”为追求利益开始抢客;再加上没有安装计价器,一些小巴出现“宰客”情况。多名乘客通过各种方式对小巴“进行”投诉。2014年初,三乡公共小巴被收回封存,抢占市场的任务也宣告失败。
在“打而不绝”的背景下,三乡试图通过疏导、综合管理等方式来解决难题,而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则是其中重要措施。
2013年4月,三乡率先在全市开通首个镇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。根据三乡交通部门的统计,到2014年9月28日,租用次数就已经达到86.75万人次。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认为,公共自行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出行,但在推动解决三轮车非法营运问题上,尚未发挥明显作用。该工作人员认为,公共自行车与载客三轮车相比,出行成本低且同样灵活,但速度慢且受天气状况影响大,“太热或者下雨,基本就不会骑自行车了。”
说法
使用者:“不坐三轮只能走路”
虽然知道三轮车不够安全而且乱开价,但在三乡一家幼儿园上班的江小姐,还是只能把三轮车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,“很多时候,不坐三轮车就只能靠走路了。”和江小姐一样对三轮车又爱又恨的人还有很多。多名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也认为,尽管三轮车带来很多问题,但它的确有方便、灵活、快捷等诸多优点,在公共交通还不够发达的背景下,的确能满足市场的需求。在三乡,目前除了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外,几乎再无其它公共交通工具。历经多年发展,三乡的公交车无论是数量还是运行密度都有了很大进步,但仍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。而三轮车则能做到招手即停、随叫随到,极为方便。
司机:收入高但违法成本低
4年前,重庆人杨先生嫌工地上班太辛苦,在老乡的介绍下开始在三乡开起了三轮车。在他看来,这份工作相对轻松、自由,而且收入也还不错,“每天能挣一百多块钱。”不过,当地交警部门的调查则显示,三轮车从业人员普遍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到8000元。相关材料表明,三乡每年涉及查处三轮车时的暴力抗法行为有20多起。有交警介绍,即使车辆最终被查扣,对三轮车从业人员来说成本依然很低,“一辆二手车加上电池只需要1000多块,很快就能赚回来。”
展望
仍有很长的路要走
面对屡打不绝的三轮车,三乡多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认为,单单依靠行政手段已无法解决问题。他们寄希望能通过市场手段,去逐步压缩违法三轮车的生存空间。不过,他们都认为,在现实背景下,要想彻底解决三轮车问题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今年5月,三乡镇党委人大综合执法组联合督察镇内非法营运问题。其间,三乡交通分局和交警大队均建议,要寻求立法支持没收无牌无证的车辆;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通过市场手段将违法三轮车生存空间压缩到一定程度后,再辅以行政手段加强管理,才能有效解决镇内三轮车非法营运的问题。
也有人大代表建议,鉴于三轮车非法营运违法成本低、执法比较困难,政府可以考虑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,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程度的打击处理;大力发展镇村公共交通,多方齐抓共管,才能有效治理。